欢迎您来到乐呱呱! 客服热线: 登录 注册
长沙
湖南
首页 >> 途说

【踩线游记】赤脚游走在缅甸浮屠之间

益邦EBO      2020/01/31 阅读: 2117 0

大年三十的凌晨(元月24日),带上老妈冒着倾盆大雨出发;因为疫情,机场要求提前到达,挨个测体温,大厅的人明显少了些许,疫情对旅游行业产生的影响在所难免。


一切顺利,飞机按时起飞,冲破雨幕,进入阳光灿烂的平流层,朝着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出发。我知道,美好生活的背后,都有人在负重前行,全体医护人员都已取消休假,各地专家及子弟兵宣誓后进入一线,强大国力才能进行饱和式防疫,这也意味着我们很快就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曼德勒的年夜饭,我们像分布全球各地的华人一样,举杯同庆,祝福伟大的祖国和人民!

缅甸之旅.jpg

文章有点长,先插播链接

【6人成团/不进店】亲子缅甸:曼德勒+蒲甘+敏贡古城5天/6天(每周135)


【6人成团】缅甸花都眉繆+曼德勒+马哈伽纳扬僧院+乌本桥日落6天(每周3/5)


【6人成团】缅甸茵莱湖+曼德勒+敏贡古城+翡翠佛塔6天(每周3/5)


跟团】畅游缅甸:曼德勒+蒲甘+敏贡古城5天/6天 (每周135)


【贵宾专享】缅甸旅行详细攻略(在乐呱呱预订缅甸行程后,私信发送)

蒲甘日落 (3).jpg

重视胞波情谊的习大大才从缅甸返程,大批中国游客就紧随其后、纷沓而至,整个酒店都是中国人。从机场到酒店,都有中文标识,本地人会英语的也比较多,还算方便。下午补了下瞌睡,年夜饭后,我想去街头晃荡下,看看曼德勒的夜色。

孔雀寺.jpg

曼德勒是缅甸古代几个王朝的都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可看的古迹很多,后面几天会给大家逐一揭秘。


今晚走向街头,灰尘飞扬、车速太快,是我感受到的基本印象,但楼房也建了不少,与二十多年前的初次到访,还是有明显的进步,只是没有像中国那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里的狗狗还是和从前一样,都非常佛系,无论街头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它们或悠闲漫步、或横七竖八的酣睡着,任世间繁华如潮。

曼德勒夜市.jpg

我们住的地方,不是华人的聚居地,除夕之夜,看不到过年的氛围。只有超市里面,遇到购买春联福贴和红包的本地人,才有丁点氛围。世界的多样性也体现在这,即使全球有数十亿华人在过大年,他们还是按他们的民族传统生活着,汲着夹板拖、围着筒裙,在夜色里,吃着他们的宵夜,没有慌乱。


我在异国他乡的除夕之夜,祝福所有奋斗着的亲们,都活成土豪的模样。鸣歌喇叭(您好),我在缅甸给大家拜年啦!祝大家新春磕家欢乐、家庭幸福、身体健康、事业顺利、学业有成! 

缅甸下午茶.jpg

初一的早晨,曼德勒阳光灿烂,与儿时春节雪花飞舞的景象完全不同。记得小时候总盼望下雪,只要到了下雪的时节,就会过新年,那时,不用写作业,会有新衣服穿,还会有好多好吃的。不下雪的春节,的确少了种韵味。


睡了个小懒觉,然后换上夏装,先喝杯咖啡,再一边早餐、一边给大家发拜年信息。礼仪之邦一直在进化,由之前不嫌麻烦的串门拜年、进化到短信拜年,到现在网络群发信息拜年,越来越简便。还好有春节,让平时不常联系的你我,有机会互相问候一声:鸣歌喇叭(您好),我在缅甸给大家拜年啦!祝大家新春磕家欢乐、家庭幸福、身体健康、事业顺利、学业有成!

马哈伽纳扬僧院 (2).jpg

今天首先要去马哈伽纳扬僧院,感受千人僧饭。在缅甸,每个男性一生中都要去寺院出家修行一段时间,就像我们的小孩都要到学校去上学一样。缅甸的寺庙承担着一定的国民教育任务。马哈伽纳扬僧院位于乌本桥头,是全缅甸最大的僧院。这里是一所僧人大学,学生人数接近2000人。上午10点,各国游客云集路两边,僧侣手捧食鉢,赤脚鱼贯穿过,两边的游客,不断把食品和零钞放入其中,场面虔诚而震撼。

马哈伽纳扬僧院 (1).jpg

缅甸僧侣一天只吃2餐,一餐在清晨4点钟,一餐在上午12点之前,过午不食,只能喝水。缅甸的僧人可以吃荤,和尚们的伙食荤素都有,鸡鸭鱼肉、水果蔬菜、茶水饮料一样不少。一般情况下,化缘得到什么就吃什么。

缅甸贫民窟 (1).jpg

曼德勒土地平整,一年可耕种四季农作物,可是难掩贫瘠,游客所到之处,都有伸手乞讨的小孩。中餐时,一个稚气未脱的妈妈带着两娃,在餐厅外乞讨。老妈端了一碟菜给她们,稚妈跑马路边找来一个塑料袋盛着,喂两娃。小女娃不小心摔了一跤,哇哇大哭,稚妈一把抱起,一边揉后脑勺、一边哄,可小女娃还是大哭不止,稚妈喂奶都不吃。我说她们是真乞讨,老妈餐后,又给了她们一千缅币。

蒲甘下午茶.jpg

从曼德勒到蒲甘约180公里,没有封闭式的高速,因此车速不快。约4小时到达蒲甘,先去了一个有些特色的茶馆,塔林之中悠哉的古城,就像古典与浪漫共存的厅院,让人愿意停下匆忙的脚步。有着薄荷口味的下午茶,味道不错,还有甜饼也很可口。可惜途中吃了榴莲冰激凌、吃了西瓜,喝了缅甸可乐,实在装不下这美味下午茶。

蒲甘日落 (7).jpg

随后去了期待已久的马车巡游,在尘土飞扬中开始了,无论朝哪个方向望去,“手指之处必有浮屠”,四处林立的佛塔与穿行在塔林中的马车,还有扬尘勾勒的斜阳,构成一幅绝美的画面,“万塔之城”的景象蔚为壮观,大家都觉得不虚此行。

蒲甘日落 (2).jpg

历经千年沧桑的蒲甘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公元9世纪到13世纪,蒲甘王朝的历代君王在此大建佛塔,先后建造的佛塔达万余座。历史变迁和地震灾害已使它们昔日辉煌不再,现如今保存下来的佛塔约有2200余座。

蒲甘日落 (5).jpg

坐着马车穿越蒲甘古城,欣赏亚州最浪漫的日落,仿佛穿越千年。余晖之中,蒲甘王朝化作建筑精巧、风格各异的佛塔,历经沧桑,不变的只有那夕阳,看尽了朝代兴衰和人间烟火。如戏台上的提线木偶剧,千年之后,依然传唱不衰。

蒲甘日落 (4).jpg

在日出日落间展开的恢宏历史,以及在一呼一吸间绵延的生命奇迹,都让人热血沸腾。当我们一页一页翻开过往尘埃,喜悦总会在某个路口,静静的等待我们。无需惊慌,岁月终究静好,如黎明前的黑暗,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


缅甸时间凌晨5:50分出发,穿过凉风习习的街道,爬上小山包,伊洛瓦底江平原在寂静的晨曦中,等待日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挤满了小山包,各种摄影器材均以就位,东方开始绯红。塔林在树影中,慢慢露出身姿,如即将揭秘的历史谜团。

蒲甘日出 (3).jpg

6:30分,西边升起热气球,从树梢塔尖飘向太阳即将升起的地方,人群开始惊呼。被各种旅游媒体誉为东南亚最神秘的日出,正一点一滴的涌入视线,散布在伊洛瓦底江边的佛塔与蒲甘王朝的传说,才是蒲甘日出的神秘所在。如果你一无所知,也就无法体会。

蒲甘日出 (4).jpg

我四处寻找最佳位置,朝着日出的方向一路奔跑,绕过人群、穿越树林,在一条蜿蜒的小路上与佛塔、日出、热气球正面相遇。成群的鸟类,鸣叫着划过天空,在绯红的霞光里扇动羽翼,一辆赶早的摩托车向东扬起尘埃。我仿佛站在历史的路口,看着无数的精彩默默上演。阳光穿透云层、从树隙间一丝一缕传递出温暖,我的身影在佛塔之前,寂静祥和。


世界慢慢明亮而温馨,蒲甘日出神秘婉约、含蓄而又肆意,我凝视我思索,如千年之前的佛塔,翻开蒲甘王朝的前世烟云。

蒲甘度假酒店.jpg

日出归来,在花园度假酒店楼顶早餐,郁郁葱葱的热带景象,让人感觉闲致舒服,餐后给老妈在院子里拍了一组美照,老人家甚是欢喜,立即把美照分享给朋友。趁着补瞌睡的空闲,我码完日出的文字。

瑞喜宫塔.jpg

随后前往缅甸最著名的四大佛塔之一的瑞喜宫塔游览,佛塔1059年开始兴建、1090年始修建完成,历时31年,从阿奴律陀国王,延续到简昔达国王手中才修筑完成。这个时间段,也是缅甸王朝中最鼎盛的造塔运动,一共建了4.4万多座佛塔。瑞喜宫塔是蒲甘塔群中最大且唯一用石头建造的佛塔,以3层方平台为基座,上接一八角形平台连接钟型塔,也为后来蒲甘平原许多佛塔的建筑模板,象征着阿奴律陀国王的丰功伟绩。佛塔高四十公尺,造形十分特殊,和泰国的皇宫建筑有几分神似。


金碧辉煌的佛塔,最特殊且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在于有关佛塔的传说,塔中供奉着当时斯里兰卡国王送给阿诺雅陀国王的佛牙和由印度传来的一件佛陀额饰。而我们更热衷天眼倒影,各种手机排队窥探。晃荡一圈,除了熙熙攘攘的游客,还有虔诚的信徒在朝拜。美女们围着我要拍照,环肥燕瘦、无限风情。

阿南达寺 (1).jpg

原本想去蒲甘古城中晃荡一番,时间有限,但古城最经典的建筑物阿南达寺,是一定要去看看的。阿南达寺的雕刻非常精美,被称为蒲甘最优美的建筑,整个寺院呈正方形,占地近百亩。院子正中心是阿南达塔,塔座是印度风格的正方形大佛窟,东南西北面各有一门,每个门内都有一尊高约9.5米的释迦立佛,被公认为蒲甘最庄严美丽的佛像。其中南北两尊是原始遗留下来的,而东西两尊损于火灾,后于18世纪重建。南面的大佛最叹为观止,当你远看佛像时,大佛笑的非常慈祥和蔼,但是当你走到大佛的脚下再抬头,法相却变得庄严非常,令人不由自主地跪地膜拜。


在塔座之上屹立着70多米高的塔身,非常高大宏伟。塔内有内回廊和外回廊,外壁上有数千尊大小佛像和佛本生故事的彩陶浮雕。在主塔周围又环绕着众多的小塔、佛像及各种动物和怪兽雕塑。

阿南达寺 (2).jpg

每天早上,当地人和许多不远万里前来的香客一起朝拜、献花,极具特色。 这座佛塔是蒲甘王朝中期的建筑,孟族式样的建筑同时带有北印度的风格,反应了蒲甘早期寺庙向中期演变的过程,其建筑工艺大大超越了之前的佛塔,而且建造时融入了缅甸特有的风格。


东南亚经济不发达,但雕刻艺术却有非凡成就,个中缘由,值得深思。中餐品尝正宗的缅甸餐,十来个小碟,荤素各半,喜欢吃的,可以无限续碟,味道还可以。餐后再来一个榴莲冰激凌,暑意全无。


从蒲甘返回曼德勒一路都是河网密布的平原,缅甸全年气温都适合农作物生长,矿藏丰富,还有非常重要的漫长海岸线,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20-25℃,最热的5月,平均气温25-30℃,可是,他们为啥那么穷呢?


邻座的大姐说,他们男人都出家做和尚了,没人干活,好不容易攒点钱,又全部修佛塔了,所以穷。大家哈哈大笑,好像是那么回事。

翡翠塔.jpg

先富起来的缅甸人,首先想到的是感谢神灵。缅族人乌搜乃和他的妻子发迹后,花了2年时间,把他们储存了25年的玉石建造了世界上唯一的翡翠佛塔,总共使用了1000吨的玉石,价值11亿美元。质量最好的玉被插入宝塔的尖端,夜晚可看到散发出一种几乎是异世的柔和绿色光芒。缅甸人相信,捐赠某些东西可以给你今生或未来的生活带来特殊的回报。

缅甸贫民窟 (2).jpg

缅甸的母亲河伊洛瓦底江两岸有茂盛的南洋楹,也有棚屋相衔的失地难民,宽阔丰盈的母亲河没有给她们带来能够裹腹的生活,还时不时冲破她们唯一遮风挡雨的木板棚屋。


唯一让人欣慰的是,即使脏乱差和绝对贫瘠,也没有剥夺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容。我们从她们身边路过,总会有纯朴的笑脸,还有孩子们欢快的打招呼声,而且,这里的孩子并不主动乞讨。


追溯历史,二战之前的缅甸是东南亚最富裕的国家,人均GDP达到了七百多美元,当时在世界上都算很高的了,甚至已经接近现在的水平。可是80多年过去了,缅甸的人均GDP依然不足一千美元,有些方面还倒退了。在我国邻国中也就比阿富汗好点点,大部分的百姓基本还在温饱线上挣扎。

缅甸贫民窟1.jpg

缅甸土地肥沃、矿产丰富,可为啥还是如此贫穷?带着昨天的疑惑,我继续思索。我觉得,长年战乱不断,是贫穷落后最根本的原因,缅北的失地农民,流向缅甸各地,成为难民。


其次,因毒品泛滥,遭受了西方国家长达几十年的封锁和制裁。即使有资源也很难发挥其经济效益。而且毒品的泛滥,使得国内毒品毒害十分严重,颇有点像当年人人吃大烟的清朝。

缅甸贫民窟2.jpg

再次,缺乏目标规划、政策频频失误。1989年,缅甸开始学我国的改革开放,但畏手畏脚,还指望用农业带动工业,且没有长效规划。另外,当经济还没有释放增长动力,却放任人口猛增,在二战时期,人口约1200万,到现在涨了5倍,人口增长得不到控制,使得更加穷困潦倒。


对比我们今天拥有的生活,真得要学会加倍努力、好好珍惜。

伊洛瓦底江.jpg

上船,驶上伊洛瓦底江西岸的敏贡古城,冬季水瘦沙洲现,但江面依然宽阔。古城没有我们印象中的古街古巷,只有恢宏惊世的佛塔,民居在这些佛塔面前,一如蚁穴。

辛比梅佛塔 (1).jpg

上岸后,嘟嘟车直达辛毕梅佛塔,一座有着波状台阶的白色佛塔建筑,7层塔基从下而上环绕着,如同海浪一样,从远处看好似一个奶油大蛋糕。3层塔身按照普通佛塔的形制进行建造,装饰着一座座小型佛塔,主塔仿造佛教中须弥山的形式而建,巨大的白色圆形,里面供奉着佛像,供信人参拜。这种造型风格的佛塔就算是在有“万塔之国”之称的缅甸,也是独一无二的,极为罕见。

辛比梅佛塔 (2).jpg

古代缅甸人认为这是世界的中心,辛比梅佛塔的设计,象征了围绕世界中心的七座大山和海洋。辛比梅塔是为了辛比梅公主所建,辛比梅公主是孟既的第一个王后,她在生下孩子不久就去世了。为了纪念她,孟既修建了这座佛塔。后来,辛比梅塔毁于1839年的那场大地震,后来敏东王按原样进行了重建。

敏贡佛塔1.jpg

对面的小山包上高大建筑就敏贡佛塔,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砖体建筑,缅甸国王孟云为了彰显自己的丰功伟业、为他的王后建造了这座未完成的皇宫。因工程浩大,国力难以承受,民间谚语“佛塔成、王朝亡”,一直到孟云王去世时,虽历经11年,整个建筑却只完成了1/3,成为文物级别的“烂尾楼”。

敏贡佛塔.jpg

1839年,巨塔在地震中损坏,塔身倒塌、塔基龟裂,但仍然是缅甸最大的古塔遗址、仍然是世界最大的砖体建筑,气氛恢弘一如往昔。我看过白色的主门,沿佛塔右侧危险的阶梯攀登到废弃的塔顶,俯瞰伊洛瓦底江两岸的风光,有风飒然而至,敏贡古城绿树成荫、烟波浩渺,如画江山就被这政绩工程拖入贫困的深渊。

敏贡大钟.jpg

在两塔之间,悬挂着迄今仍在使用的敏贡大钟,又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敏贡大钟高8米、最大直径5米、重90.55吨,是当时世界最大的钟。原打算安放在敏贡佛塔内,国王眼见佛塔无法按时完成,只得把这个钟挂在一旁的亭子内。这个庞然大物在打造、运输、悬挂都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在那次大地震中,悬挂大钟的木梁断裂,大钟在地上沉睡了半个世纪,直到1896年才再次挂起。


我拿起棒槌,奋力敲响三声,祈祷世界祥和、人们安康!

曼德勒皇宫 (1).jpg

曼德勒皇宫是必游之地,一汪清水环绕正方形古城,古城正中央就是缅甸最后一个王朝贡榜王朝的皇宫,四门八道,在缅甸算最大的皇宫。可惜,二次世界大战时被火烧毁,现为原址重建。建筑以红色、金色为主,远观耀眼夺目、金碧辉煌,近看雕廊画柱、惟妙惟肖。

曼德勒皇宫 (3).jpg

皇宫由缅甸特有的珍贵树种柚木建造而成,有着不易裂、耐腐蚀的特点,封建缅甸王朝将柚木定为皇家木料,皇宫、皇城均用此木建造。皇宫内建了104座大小殿宇,有皇帝上朝召见群臣的大殿、居室、嫔妃居住的一大片后宫,金瓦红墙,都是缅式风格。每个宫殿都是空荡荡的,没有家具古玩字画等陈设,与我汉族习俗不一样。

曼德勒皇宫 (4).jpg

跟团游会一团安排一个旅拍摄影师,几个固定的角度,大家排队等拍,摄影师态度好极,单个拍了之后,还会给一家人拍几张合影,只是时间有限。深度纯玩的,可花多点时间晃荡,可爬一百二十一级楼梯、登上高三十三公尺的瞭望塔,俯瞰整个皇宫及曼德勒的景色。皇宫最里面有古代缅甸文化博物馆,展出当年宫廷的服装、用品和佛教艺术,是唯一可以了解到缅甸历史的地方,其中木雕值得一看。当然,相比故宫,就太过寒酸了,宗主国和藩属国,存在巨大的差异。


适合旅拍的还有宝迦雅寺,俗称“柚木寺",是曼德勒阿瓦最古老的建筑,整个寺庙都是柚木结构,悬空建在267根柚木柱子上,建筑上刻有很多精美的浮雕。正殿的中堂宝座区域,不允许女性入内。

柚木寺.jpg

柚木寺外廊每一扇门窗、每一根柱子都雕刻着精美绝伦,栩栩如生的图案。图案里有人、花草和动物。人物雕像多半是飞天,花草多为莲座,莲花,莲叶。动物图案则是猴子和狮子。在夕阳的照耀下,呈现了一种恬静和安宁的氛围。

固都陶佛塔 (2).jpg

缅甸旅行,基本看庙,好在各不相同,还有供奉三藏经书的固都陶佛塔,1857年由缅甸敏东王建成。当时召集了全缅甸和东南亚共计2400余名高僧,召开了第五次修订佛经结集大会,最后将结集的三藏经等刻在729方云石碑上,建造成了珍存三藏经的佛塔,全部是白色,世界绝无仅有的,成为网红打卡地。佛塔内墙的每一个入口处,雕刻有佛本生故事和护门神像的柚木大门。佛塔的四个长廊也都建造得雄伟堂皇,令人赞叹不已。

乌本桥.jpg

在庙宇佛塔中晃荡一圈后,直接把车开到乌本桥下看日落,冬季陶塔曼湖湖水退却,全长两千米的乌本桥接近一半在陆地上。该桥是1851年用旧皇宫烧毁后的1086根实心柚木搭建的,没有栏干,在桥面行走,不要太靠边。百多年风雨,依然结实、依然是当地居民的交通要道。桥中和头尾有六座亭子,呼应佛教的"六和精神"。桥墩、梁、铺板等全是柚木,价值不菲,缅甸人将此桥看作婚姻和家庭幸福的源泉,因此亲切的称为爱情桥、情人桥。


缅甸时间下午五点半,夕阳西沉,散发出柔和的光芒,湖面游船摇曳、桥上人影晃荡,绚丽的晚霞、肆意燃烧,如我内心的温暖与平静。

2020.01.29 曼德勒

喜欢作者

打赏

人喜欢

评论列表

  • 微信咨询
    • 游天下、乐呱呱
      爱玩的人都会关注
  • QQ咨询
  • 电话咨询
  • 返回顶部